English
祝贺刘筹,杨廷欢AM文章:通过原位自下而上结晶调制和界面钝化的柔性室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来源: | 作者:ssd002 | 发布时间: 406天前 | 700 次浏览 | 分享到:

      

优异的钙钛矿埋藏界面是实现高性能柔性室内光伏的关键,因为它显著影响电荷传输和提取效率。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2-氰基乙酸钠(SZC)添加剂在钙钛矿埋藏界面上的分子桥策略,以同时实现界面缺陷的原位钝化和自下而上的结晶调制,从而实现高性能柔性室内光伏应用。在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据的支持下,阐明了SZCs如何作为分子桥梁,在SnO2传输层和钙钛矿之间建立牢固的键,减轻了柔性制造过程中界面的氧空位缺陷和欠协调的Pb缺陷。这反过来又增强了界面能级对齐,促进了有效的载流子传输。此外,作者对钙钛矿结晶动力学的原位研究揭示了自下而上的结晶调节,延长了埋界面的钙钛矿生长,并影响了后续的表面再结晶。这导致在柔性制造过程中钙钛矿的晶粒较大和晶格应变改善。最后,优化后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在1000 lux时的效率超过41%,填充因子高达84.32%。分子桥的概念代表了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IoT)时代,增强钙钛矿基柔性室内光伏性能的重大进步。


原文链接:Flexible Indo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in Situ Bottom-up Crystallization Modulation and Interfacial Passivation- Liu - Advanced Materials  - Wiley Online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