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祝贺天启Adv. Mater.文章发表:晶界钝化法制备稳定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
来源: | 作者:杨廷欢 | 发布时间: 2042天前 | 45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引言】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其卓越的光电性能受到广泛的研究关注,光电转换效率也从2009年的3.8%飞速提升至目前的22.7%。然而,低温制备的多晶MAPbI3钙钛矿薄膜,晶界处存在的大量缺陷难以避免。这些缺陷不仅会引起载流子复合,还会严重影响电池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基于此,研究者通过反溶剂修饰,在MAPbI3中引入带有路易斯酸/碱功能基团的半导体有机小分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钝化机理,有效抑制了钙钛矿薄膜缺陷,提升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性能及稳定性,最终得到最高19.3%的光电转化效率,并在50%的相对湿度环境下放置40天,其效率仍能保持在最初效率的80%以上。

【成果简介】

 近日,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刘生忠教授团队,题为“Stable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Grain Boundary Passivation”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陕西师范大学刘生忠教授和赵奎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生牛天启为文章第一作者。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在钙钛矿晶界处引入半导体有机小分子,通过形成路易斯酸碱加合物或是卤素-富勒烯自由基,钝化Pb2+空位或Pb-I反位缺陷。研究还发现,能级匹配度更高的半导体有机小分子能够更加有效地钝化缺陷,促进载流子在钙钛矿晶粒间的传输。晶界钝化在提升器件光电性能的同时,晶界处的小分子能够有效地抵御水汽的进入,提升器件整体的稳定性。

图一:晶界钝化概念模型:


(a). 带有路易斯酸/碱功能基团的半导体有机小分子结构图和能级图

(b). 路易斯酸/碱功能基团与MAPbI3晶面间的选择性作用

(c-d). MAPbI3晶界钝化模型


图二:钙钛矿薄膜结晶动力学研究:

(a). 一步旋涂法制备钝化的MAPbI3薄膜示意图

(b-e). 原位GIWAXS测试分析不同分子修饰MAPbI3的相变过程和结晶性质

(f).  MAPbI3的结晶动力学模型


图三:钙钛矿薄膜光学性能测试及其器件的电学性能测试:

(a). ITIC钝化的MAPbI3薄膜SEM平面图

(b). ITIC钝化的MAPbI3薄膜SEM截面图

(c). ITIC钝化的MAPbI3薄膜TEM截面图及EDAX谱图

(d).不同分子钝化的MAPbI3薄膜稳态荧光谱图

(e).不同分子钝化的MAPbI3薄膜荧光寿命谱图

(f). 不同钙钛矿太阳电池的阻抗图

(g). ITIC钝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暗态I-V谱图

(h).不同分子钝化的MAPbI3薄膜缺陷态统计

(i). 不同分子钝化的MAPbI3薄膜电子、空穴迁移率统计


图四: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测试:

(a). 钙钛矿太阳电池结构示意图

(b). 对比不同钙钛矿太阳电池的J-V曲线图

(c). 对比不同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直方图

(d). 对比不同钙钛矿太阳电池的EQE曲线


图五:钙钛矿薄膜和器件稳定性测试:

(a). 50%湿度条件下,放置60天,不同钙钛矿薄膜的图片

(b). 不同分子钝化MAPbI3薄膜的接触角

(c). 50%湿度条件下,不同钙钛矿薄膜的XRD谱图

(d). 不同钙钛矿器件的湿度稳定性测试

(e). 不同钙钛矿器件的热稳定性测试


【小结】

  在该项工作中,研究者通过将带有不同路易斯酸/碱功能基团的有机半导体小分子引入钙钛矿晶界处,钝化缺陷,提升器件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研究发现,小分子与钙钛矿间更高的能级匹配度可以产生更好的缺陷钝化及载流子传输效果。同时,小分子的引入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池器件的水热稳定性,使其在50%的湿度环境下,经过40天,仍保持80%以上的器件初始效率。这为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了更加理性的思路和方法,也将有助于推动钙钛矿太阳电池走向商业应用。
      
文献链接: Stable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via Grain Boundary Passivation (Adv.Mater., 2018, DOI: 10.1002/adma.201706576

【团队介绍】


 刘生忠教授领导的团队是国内外较早从事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的团队之一。团队利用升温析晶法,首次制备出了超大尺寸单晶钙钛矿CH3NH3PbI3晶体,尺寸超过2英寸。同时在平面和柔性钙钛矿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包括采用独特的界面修饰方法,平面异质结电池效率达到19.62%;发展了优质的TiO2Ni2O5电子传输层的低温沉积工艺,制备的柔性钙钛矿电池效率达到18.32%。这些成果都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