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北京工业大学尉海军教授学术报告:2019年8月26日
来源: | 作者:sxsfdx | 发布时间: 2089天前 | 29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学术报告

2019-45


报告人:尉海军(北京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先进晶畴电池材料


报告人简介:

 尉海军,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东北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07-2010)和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2010-2015)从事电池相关科研工作,2015年起在北京工业大学工作。主持和作为骨干承担和完成了10余项国家级项日,涉及先进电池材料、电池系统以及电动车应用等领域,组织并协调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市为期一年的2辆燃料电池新能源客车运营项目,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等奖1项和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中组部青年千人和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在Angey.Chem.Int.Ed.J. Am Chem.Soc.energy& Environ.Sci.等国际知名能源化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30项,已授权6项。兼仼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委员、JMSTRare MetalsCCL期刊编委等。

报告内容简介:

      二次电池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捉升共能量密度,尤其是对正极材料的高能量化设计方面需求迫切。电板材料的晶体/电子结构与其电化学性能密切相关,在电池材料的研究历史中,新开发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都有其特姝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目前,已开发了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层状结构、尖晶石结构、橄榄石结构等。如何过步提升铧钾离了电池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充电截止电压并结合掺杂元素稳定结构的方法米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入微区畴结构通过“晶畴调控”改变其电化学性能。针对锂钠离了电池忙极材料,我们前期对于晶畴设计、晶畴解析、晶畴调控、晶畴与电化学性能的构效关系、以及晶畴反应机方面开展了长达10年的持续性实验与理论计算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开发新型先进电池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指导意义。本报告将介绍晶畴电池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最新工作。

   
报告时间:2019年8月26日(星期一)下午4:00
报告地点:致知楼六层报告厅(1668室)